3月15日,盐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机动侦查大队邀请盐城中学的学生参加警营开放日活动,多彩的警营故事、酷炫的摩托车表演让学生们好奇又兴奋。大家齐唱交通安全歌,在歌声中结束难忘的警营之旅。
近年来,盐城公安紧紧围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持续深化“护校安园”工作,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精心织就一张严密校园安全“防护网”,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升级校园安防筑牢安全屏障
2月26日,一名手持凶器歹徒欲强行闯入经济开发区长江路幼儿园,值班保安立即按下一键报警器,校内保安、青年教师迅速集结,周边商户等群防群治力量闻讯赶到,手持钢叉、盾牌等防护器材,对歹徒进行围堵,并成功将其控制。
这是盐城公安组织的一次“升级版”护学实战演练场景。以往公安进校园多是为保安人员开展专业防护、应急自救技能培训,如今在此基础上,指导组建校园“最小应急单元”,有力提升学校自防自救能力水平。同时,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部纳入“1、3、5分钟”快反圈,通过“定点值守+动态巡防”全方位提升见警率、管事率,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响应、高效驰援。
校园安防升级远不止于此。盐城公安在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持续创新,智慧物联、一键报警、电子巡更等智慧安防系统已全面入驻盐城各校园,24小时监测校园周边动态,实现安全隐患的智能感知和快速处置,为校园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2月25日,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万户新村警务室数字社区平台发出预警,提示一名可疑人员在辖区南苑小学周边徘徊。警务室民警卢俊良立即前往查看。经核查,该人员为网上在逃人员,企图潜入校园实施盗窃。得益于智慧安防系统的精准预警,潜在安全隐患被及时消除,有效保障了校园安全。
盐城公安将持续深化智慧安防建设,筑牢校园安全屏障,确保每一位师生的安全。
解算交通方程守护出行平安
2月13日,盐城市中小学及幼儿园迎来春季开学,同学们怀揣梦想回归校园,“校服”与“警服”再次相遇,沉寂月余的校园重焕生机活力。
在亭湖区毓龙路小学门前,盐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亭湖大队巾帼中队铁骑队员芦雪引导送学车辆仅用6秒完成“开门-接娃-关门”流程,实现接送车辆即停即走,被家长称赞“护学方程式”解算高手。这样的高效护学模式遍布全城。盐城公安设置交警“护学岗”730余个,实施“一校一策”动态管理模式,加强早晚高峰时段学校周边及拥堵节点的指挥疏导。同时,会同学校建立交通安全守护机制,及时纠正学生家长不文明交通行为。
经摸排,全市90余所学校面临交通复杂、易拥堵问题。盐城公安交警部门引入“智慧助手”巧解难题。2月18日早高峰时段,盐城中学东门上空盘旋一架警用无人机,这位“空中交警”通过实时巡查和智能喊话,让违停车辆1分钟内完成撤离。地面同步作业的智巡“无人车”则化身安全员,提示学生、家长走人行横道。科技赋能使校园周边通行效率提升40%。
2月14日早上7时许,盐城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民警王迪早早来到市区校园定制公交起始点——钱江方洲小区南门,巡查校车行驶路线。民警叮嘱驾驶员的每个细节,都在为孩子们编织移动的安全舱。盐城公安常态开展校园定制公交安全检查,保障学生安全出行。
从云端到路面,从科技到人力,盐城公安用算法编织的安全轨迹化作每个孩子从家到学校的平安里程。
呵护心理健康培育阳光少年
3月5日,盐城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心理危机干预”专席接警员蒲婷之通过20分钟暖心疏导,成功稳定一名与父母发生争执的初中生的情绪。联动派出所民警精准定位,成功化解一起潜在离家出走事件。
针对青少年心理危机问题,盐城公安依托110报警服务台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专席,全面建立特殊警情联动干预处置机制。“我们有6名接警员通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组织的培训,随班组轮转,确保专席24小时运转。”盐城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大队大队长李新富介绍。
如何让青春期的孩子主动倾诉心声,盐城公安给出了暖心答案。盐城市公安局盐南高新区分局联合当地相关职能部门为辖区学校安装“平安信箱”,安排社区民警、普法志愿者、律师团队等对“平安信箱”专职管理,根据收件内容第一时间回复核实,第一时间沟通交流,第一时间解忧纾困,让“成长的烦恼”多了一个倾诉渠道。
在呵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上,全市公安机关亮点纷呈:
——滨海创新设立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滨海县公安局对30余所学校上学期间逗留校外学生进行全面摸排,对发现逃学、厌学学生逐一上门进行心理疏导;
——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教育+呵护”双轨防控警务,通过上一堂法治教育、做一回深刻检讨、带一次家长约谈、做一次心理辅导、建一套个人档案、写一封未来寄语,帮助未成年人重塑人生目标、重拾信心斗志;
——射阳县公安局联合教育部门将实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关爱项目,推动全县中小学全部建立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8小时……
盐城公安系列创新举措,不仅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更为他们的阳光成长注入了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