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警方资讯>警务动态

微型消防站落户社区

来源: 4月26日《盐城晚报》上一篇狂牛闯进工厂横冲直撞 特警果断开枪将其击 .. 下一篇飞巡的“啄木鸟” 发布时间:2016-04-26 00:00


       场地不大,灭火器、水枪、水带等灭火器材一应俱全;他们不是现役消防队员,却守卫一方平安;他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却在火灾现场冲锋陷阵。在我市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近百个微型消防站,他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正常三分钟之内就可以到场。4月13日上午,笔者跟随消防监督员走访部分微型消防站,对他们的日常工作进行了细致了解。
微型消防站的第一次灭火
        去年年底,在市区阳光世纪城小区里的一场意外,让微型消防站成员朱留勇至今记忆犹新。
        曾参与火灾扑救的微型消防站成员朱留勇说道,“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有人抽烟,不在意把烟头扔在废纸里面,然后着火了,烟雾弥漫了整个楼道。”朱留勇说,之所以让他记到现在,倒不是因为这场火灾有多大,而是因为,那是微型消防站成立以来,扑救的第一场火。火灾发生后没多久,他们几个队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消防部门到来之前,将火全部灭掉。
        事实上,所谓微型消防站,其实是一个小型的专业消防队,集治安巡逻、防火、灭火和处置突发事件等多种职能于一体,实行24小时全天候执勤,为广大市民提供无偿消防服务的社会团体组织。由盐城市政府出资扶持,社区提供场地,消防部门牵头的这种建站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已经建成86处社区类微型消防站,设置537处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完成了全市范围的完全覆盖。
        队员朱留勇所服务的社区微型消防站就是市开发区辖区内7个社区微型消防站其中的一个,站内设站长、副站长,还制定了消防安全制度、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流程等规章制度,配备灭火器、水枪、水带等消防装备器材和通讯设备。原本作为社区工作者,自从社区成立了微型消防站以来,他便和其他物业上的同志组建成了目前的微型消防站。
        微型消防站的推广缘由
        专业的消防部门辖区范围广,一旦意外发生地距离消防大队相对较远的话,火灾造成的损失估计也会扩大,微型消防站的建立就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那么,微型消防站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呢?他们的灭火救援能力又怎么样呢?
        盐城支队政委陈武斌表示:“火灾发生后,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开展科学施救,可有效避免或减少损失。然而,有些地处偏僻的城乡接
合部或者是人口较为集中的闹市区,一旦发生重大灾情,由于路途遥远,或者道路狭窄拥挤等原因,一些救援设施和装备无法及时赶到或进入事故现场,很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亡。正是针对这样的现状,微型消防站就应运而生。”

        而利用社区单位的基础软硬件设施,让整个微型消防站的建设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大大节约了建设成本。笔者现场观察发现,微型消防站场地虽然不大,但灭火器、水枪、水带等灭火器材配置齐全,可以说,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形容是再好不过了。主要由社区工作人员组成,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一般按照六个人的配置进行编配的,正常配有消防三轮车一辆,有手抬泵、水袋、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可以有效控制初期火灾的消防配置,一旦发生火灾,3分钟可到场扑救。
        打通灭火救援“最后一公里”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消防工作,解决灭火救援“最后一公里”难题,盐都区政府专门出台文件,要求全区所有村(居)设置微型消防站,龙冈、郭猛两镇39个村(居)已按要求全部建设完毕。
        区政府明确,全区村(居)微型消防站建设,将由各镇(区、街道)财政自行承担,每站按照1辆三轮电瓶车、1台手抬泵、400米水带、2支水枪、2个接口、2个分水器、2个消火栓扳手、1把消防斧、1把铁铤、4个防毒面具、4套个人灭火防护服、2个强光手电、10个4kg灭火器的器材配备标准建设,由盐都大队与中国移动签订合作协议,设立专门接处警平台负责指挥调度,接警后同步向相关村(居)村干部、消防队员发送出动短信及语音指令。
        截至目前,龙冈、郭猛两镇共投入专项建设经费约90万元,建成39个村(居)微型消防站,所有微型站库室齐全、人员装备到位、通信联络畅通、档案台账健全,全部投入实体化运营,基本实现了“救早、灭小、3分钟到场、小火不出村”的工作目标
        伴随新一轮微型消防站的普及推广,也将灭火救援力量延伸到了一线,我们不能在意外发生时,依靠救援,只有在平时注意防范,不留火灾隐患,才能真正地保证平安。微型消防站的建立,不仅巩固了社区消防力量,提高了社区消防安全自防自救能力,也为预防和消除消防隐患提供了坚实保障。

 


来源:4月26日《盐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