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警方资讯>警务动态

东台三交警成追逃“网枪手”

发布时间:2016-08-24 00:00

 别人都下班了,他们仨还趴在电脑前梳理着网上在逃人员信息;休息日,三人却走街串巷,寻找最佳的蹲守、设伏地点。他们仨,就是江苏省东台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的三位年轻交警吕剑超、吕广苏、狄华东。凭着个人兴趣爱好,三个年轻人自发组成“追逃兴趣组合”,把业余时间变成了追逃日常。他们通过网上研判、网下设“套”,两年多时间抓获网上在逃人员39人,并为周边公安机关提供高价值追逃线索16条。他们的行动感染了身边人,带动同事陆续组建了11个兴趣组合,而他们也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三个网枪手”。

        “三个网枪手”两年多逮住39名网上在逃人员
        “别跑,警察!”4月20日夜间,在东台市富安镇的一个路边,一名男子刚从车上下来,就被突然出现的民警一个锁喉摁倒在地。这是“三个网枪手”再次出击,与东台市交警大队富安中队民警合力抓捕网上在逃人员郭某的一幕。至此,“三个网枪手”抓获的网上在逃人员数刷新至34人。4个月后,这一数字又变成了39人。
        初见“三个网枪手”,记者有些惊讶,他们居然都是30刚出头的年轻人。吕广苏,2009年大学毕业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东台市公安局,一直在交警大队唐洋中队工作,今年初竞争上岗担任富安中队副中队长。狄华东与吕广苏同年加入警队,是溱东中队民警。吕剑超比他俩早两年从警,现在是溱东中队副中队长。
        “一直在基层做交警,之前我们都没有抓在逃人员的经历。”吕广苏说,促成他们走上追逃之路,与查处假牌假证有关。
        “我们在路面执勤时,有时会对一些假牌假证吃不准,同事之间就会互相交流辨识的方法。”吕剑超说,轮休时同事聚会,也会聊到假牌假证。“琢磨多了,我们就感到,使用假牌假证固然是违法犯罪行为,但这一行为背后,可能藏着更多不可告人的秘密。用老百姓的话说,好人谁会去冒险用假牌假证呢?”
        2013年2月,三个志趣相投的年轻人便自发组成了追逃兴趣组合。“交警每天与车辆打交道,一辆辆汽车在我们眼里是和一个个人联系在一起的。”吕广苏说,他们每天会对东台被上网的在逃人员进行筛选,梳理每个在逃人员的信息,寻找有价值的信息。关注公安内部各种信息系统,成了他们每天的必修课,任何有用信息他们都不放过。
        然而,网上的信息要落地,再追查到具体的人,这中间的工作量相当大。三人白天上班很忙,常常只能利用加班时间和轮休时间分析数据,再把各自研究的内容综合起来分析。久而久之,信息越来越丰富。2014年7月,他们终于“开张”了。
        东台市三仓镇崔某,因涉嫌聚众斗殴,2014年7月3日被苏州警方列为网上在逃人员。这个信息上网后,立即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对崔某的生活轨迹进行了细致的研判分析,了解到其随父亲一直在苏州从事蔬菜水果生意,频繁往来于东台和苏州两地间。对崔某活动范围研判后,他们发现,他每两天往返一次东台和苏州。7月14日这天,他们选定时机,在崔某回家的必经之路上,对来往运输水果的货车进行检查,很快崔某便落网。
        “这是我们追逃组合成立后,通过研判成功抓获的第一个网上在逃人员。”吕剑超说,以前最多是抓肇事逃逸者,第一次抓捕成功,大家一连兴奋好几天,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有了第一个,便有第二个。随着网上在逃人员的不断落网,追逃兴趣组合的动力越来越强,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由人到车再由车到人,24小时连抓两人
        网上的信息虚无缥缈,网上在逃人员也是来无影去无踪,如何把他们揪出来?“三个网枪手”采取的方法是:对网上数据进行梳理,围绕重点了解掌握在逃人员的人脉关系、社会资源,尤其是关系人的车辆、驾驶证信息;全面梳理勾画出在逃人员的社会信息资源网络,并同步开展“拉网式”排查,调阅掌握曾与这些要素发生关联的“人、车、物、事”信息。“从由人到车,再由车到人,进行深度研判挖掘,以掌握在逃人员的行踪轨迹,并逐一落地核实,伺机出击、快速缉捕。”狄华东说。
        网上在逃人员张某的落网经过,很好地诠释了“三个网枪手”的工作法。张某,因涉嫌侵占罪被湖南警方追逃。一开始,他们并没有发现其名下有任何车辆的情况。不过,他们始终不放弃,继续进行细致的数据查询与分析。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发现,张某曾因车辆交通违法被东台市交管部门处理过,便立即调取车辆违法信息,发现了一辆北京号牌车辆的信息。 
        “这就是第一步,由人到车。”吕剑超说,随后他们再由车到人。通过调取东台地区道路监控,他们发现张某经常驾驶该车出行。随即,他们对该车进行布控,并在张某外出时将其抓获归案。
        两年多来,在“由人到车,再由车到人”的总体思路引领下,凭借“逢疑必查必上网,存疑必解必研判”的踏实作风与良好习惯,以及“用情、用心、用脑”的敬业精神,“三个网枪手”充分利用全国在逃人员信息库资源,坚持每天至少“上网进库”“过筛”一次,在海量的信息数据中捕捉、提炼一个又一个精确制导信息。然后,他们利用处警间隙和节假日等时间与节点开展追逃行动。
        2014年11月9日和10日,“三个网枪手”在24小时内连续抓获两名网上在逃人员的事迹,至今仍在东台公安圈流传。
        东台市五烈镇的杨某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于2014年11月7日被昆山市警方上网追逃。这条信息上网的当天,“三个网枪手”发现杨某名下有一辆轿车,那几天在东台市区频繁活动。11月8日,他们通过研判确认,车就是杨某本人开的。
        通过对杨某连续多天活动轨迹的分析,“三个网枪手”判断,杨某9日可能还要出来,便决定在9日实施抓捕。他们根据前几天杨某的活动轨迹大致划定了重点范围。当天一大早,他们便开始行动,经过6个多小时的工作,在204国道旁的一个厂区门口,发现了杨某的轿车。半小时后,杨某出现,被当场抓获。
        “三个网枪手”抓获杨某的第二天,又一个他们前期一直在研判的在逃人员有了动静。五烈镇的程某涉嫌职务侵占罪,于2014年5月28日被常州警方上网追逃。“三个网枪手”发现,程某有驾照,经常在东台市区活动。由于程某反侦查能力强,极少露面,对他的追踪时断时续。
        11月10日一早,吕剑超收到程某在东台市区出现的信息,迅速锁定其大致方位。他联系在家休息的吕广苏做了简单分工,由他驾驶警车迅速赶往程某的必经路段设卡,吕广苏驾驶私家车在锁定区域搜索。当天9时,吕广苏发现了嫌疑车辆并跟踪其往设卡方向驶来。路查中,吕剑超以程某车牌异常为由,让其下车。于是,程某被当场抓获。
        此后,“三个网枪手”形成自己固定独特的抓捕模式。对已经上手的在逃人员,在进一步理清其行动规律和轨迹特点后,专门安排10至15天时间开展盯梢,形成一名民警在勤务指挥室视频调度掌握在逃人员轨迹、跟踪研判,另两名民警按预案便衣跟随、贴近抓捕的分工协作模式。“只要被我们盯上的,90%都跑不掉。”吕剑超说。

        兴趣追逃不觉累,他们的队伍不断壮大
        研判是枯燥的,大量的比对,从一个系统到另一个系统的切换,耗费很多时间,还不是每次都有收获,但“三个网枪手”乐此不疲。“追逃,花自己的时间,开自己的车,烧自己的汽油,就是兴趣!”吕剑超告诉记者,三人的私家车都载过在逃人员。
        就像有的人喜欢玩游戏、有人喜欢打牌,他们享受追逃成功后的成就感。“抓坏人不应分警种,能有机会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很开心。”狄华东说。
        快速反应、精准定位,“三个网枪手”信息研判的能力越来越强。他们的追逃范围不再满足于东台,而是逐渐扩大到盐城、南通、泰州等周边地区。“有的外地在逃人员被外地警方上网,只是偶然过境东台时也没逃得过。”东台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抓的人越多,“三个网枪手”的名声越响,有时还会接到外地警方请他们协助的要求。在东台市公安局内部,其他部门侦办的一些涉车案件,也会请他们协助。在他们的影响下,东台市公安局陆续组建了11个兴趣组合,促成了全局打防犯罪工作的质效大提升。
        “只要肯上心,业余的事同样能做出彩。三名交警能把个人的兴趣和工作结合起来,迸发出了无限的激情和活力,难能可贵。”东台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徐成文为“三个网枪手”点赞。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