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警方资讯>警务动态

“盐之e警”正式运行 公安政务服务实现“就近可办”

来源: 市公安局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3-09 15:58

高频服务事项全部进驻,进一步织密“3公里便民服务圈”,“自助办、就近办、全能办”将成为常态……3月4日下午,盐城市公安局首批“盐之e警”综合服务中心2个试点窗口揭牌仪式在盐城市公安局盐南高新区分局新都派出所举行,标志着盐城公安“放管服”改革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的为民服务标准,将群众和企业‘就近可办’‘一门通办’‘全城通办’作为目标和方向,把公安高频服务事项向最基层、第一线延伸,真正让公安政务服务与群众‘零距离’。”盐城市公安局主要负责人表示。

家门口的服务区

全天候贴心暖心获点赞 

吴美玲的老家在射阳县长荡镇,现因购房需要将户口迁到亭湖区,当天她来到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东城派出所“盐之e警”综合服务中心办理手续,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很快办妥了所有手续。“以前,迁户口要先回老家开一系列证明,然后还要向单位请假盖公章,来来回回至少折腾半个月。现在,只要花5分钟就全搞定了,真快。”吴美玲说。

目前,“盐之e警”综合服务中心将东城派出所和新都派出所定为示范运行服务窗口。其中,东城窗口在导引网办区设置了自研系统的叫号机,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身份证读卡、苏政通验视三种方式取号和预约,4台政务服务的电脑和平板可以为群众提供网上办理渠道,指尖办理逐步成为公安服务的新常态。

而新都窗口在业务办理区,共设立8个岗位,所有民警、辅警都能够办理全科业务。与以往相比,办理不同的业务,需要跑到不同的地点或者取两个号排队,现在只需进一扇门、取一个号、排一个窗口就可以办成。

值得注意的是,“盐之e警”综合服务中心还贴心地为群众设立了24小时自助服务区和便民体验区。目的是推动“自助警务服务”向群众靠拢,全天候为群众提供身份证、居住证、车驾管、出入境签注、临时身份证明出具等自助服务。另外,两个综合服务中心还为群众安排等候座椅,VR体验席,配备语音机器人,提供手机充电、茶水等服务,让群众在等候时也能感到舒心暖心。

手指尖的快通道

“指尖办事”让群众“零跑腿” 

随着网上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盐城市公安局已建成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集成“微警务”“旗舰店”“我的盐城”APP等在线服务系统,与省公安厅平台完成对接上线,并按照“应上尽上”的要求,实现52项市级公安机关行政审批事项和62项公安公共服务事项100%上线市公安局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牢牢把握为人民服务宗旨,认真贯彻落实部厅和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系列部署要求,围绕提质增效工作目标,全面开展全市公安政务服务提升攻坚行动,其中首要任务就是推进“盐之e警”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盐城之e家’是盐城公安‘互联网+警务’的一个领航探索。”盐城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吸收运用互联网最新技术、最新成果,探索建立“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全科业务人工窗口+互联网移动APP+自助服务”三线并发的公安政务服务新模式,为盐城公安在更多领域探索“互联网+”现代警务机制建设领航探路、提供经验。 

全域化的便民网

高质态运行擦亮服务品牌 

近年来,盐城公安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市主城区范围内建设完成38座警务服务站,与中心大厅、基层所队交相呼应,共同构建盐城公安政务服务“3公里便民服务圈”;建成盐城市公安局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53个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在“我的盐城”APP上线运行。

自运行以来,累计提供服务80万余次,在“盐城车管”微信公众号新增上线了一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已累计为群众办理临时号牌申领服务710余起、机动车驾驶人考试预约服务1770起、补换证业务5990余起,赢得了社会群众的广泛好评。

“我们将锚定‘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目标定位,逐渐在全市范围推广‘盐之e警’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玉海介绍,6月底前全市各地建设布点不少于1处,年内各地不少于2处。

完善工作规范、明确业务流程、强化人员培训、配齐硬件设备……据了解,各业务警种将对首批进驻事项进行跟踪指导和监督问效,确保“事权下得去、基层接得住、业务运转好”;另一方面,在常态化运行中,结合上级要求和群众需要,对进驻事项进行动态调整和功能延伸,成熟一个、延伸一个,不断拓展惠及群众覆盖面,擦亮“盐之e警”政务服务品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