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警方资讯>警务动态

治安变“智安” 群众心更安

来源: 市公安局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1-10 09:17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农村地区智慧安防村居建设”作为现代科技与传统乡村治理深度融合的产物,正以其前瞻性的设计理念、先进的技术应用以及显著的社会治理成效,为盐城广大农村地区构建起一道坚实可靠的科技防线,守护着乡村的和谐稳定与长治久安。那么,这个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实际应用中,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群众满不满意?连日来,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百姓心声。

“智慧安防”精准打击让罪恶无所遁形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最近,滨海县八滩镇东兴村4组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因为仅用了3小时快速破案并成功追赃,被辖区群众津津乐道。

“下午报的警,晚上小偷就被逮住了。这办案效率真高!”受害人肖冲是当地一家超市经营主,2024年12月29日下午4点,他外出回来发现超市半边门把手没了,顿感不妙的他冲进去一查,放在收银台里的4200元现金不翼而飞。

钱哪去了?肖冲匆忙打开装在超市里的农村智慧安防村居监控视频,很快查到一名男子的作案全过程,遂报警求助。八滩派出所接到报警后,根据案件线索和监控视频,锁定已打的前往盐城的嫌疑人李某。为不打草惊蛇,民警秘密联系的姐协助办案。

“大哥,盐城不好玩。我带你去个好玩的地方……”的姐收到警讯后,巧妙地与嫌疑人周旋,以各种理由折返行车路线,最终成功将其带进警方布控圈。“下车!”晚上7点钟,车刚停稳,守在路边的便衣猛然拉开车门将一脸迷茫的嫌疑人拽出车外,牢牢控制。随后,带其至作案现场指认并如数退还赃款。

“没想到钱能全追回来,太感谢民警同志了。”看着失而复得的财物,肖冲很意外也很感动。在他看来,农村智慧安防村居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治安“守护神”,它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同时,也对犯罪分子起到震慑作用。

“有一次,我电瓶车被偷。做梦也想不到,没过多久小偷竟主动把车给我送了回来。后经报警调查,原来是他看见路边有监控,心虚害怕。”谈及治安环境,肖冲情不自禁地嘴角上扬,“犯案少了,破案快了,这种为民办实事越多越好。”

》》》采访手记

“小案”连民心,破案惠民生

走访中,不少群众表示,随着“农村地区智慧安防村居建设”民生实事项目不断完善,当地警方持续开展“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最大限度将巡防力量部署到街面,全面延伸“巡防线”、扩大“守护圈”,切实提高了街面见警率、管事率、震慑力、服务力。

在东兴村从事光伏电站围栏网安装业务的居民柏海洋说,以前他在外省偏远地区施工,由于缺少安防监控设施守护,经常出现施工材料被盗现象,造成不少损失。但当他回乡创业后,发现自从八滩镇建了智慧安防设施,即便将材料扔在路边也没人敢偷。

“盗窃案虽小,但它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民心。”在东兴村经营水饺店的山东菏泽人周佩佩,感同身受,“每次深夜送外卖,只要看到巡逻的警察、闪烁的警灯和智慧安防设施,心里都很踏实,感觉平安就在身边。”

无人机“高空喊话”消防安全“飞”入百姓家

“要是那次没有你们及时出手相助,我可能就要倾家荡产了。”当盐城欣贸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温开郞,再次见到青墩派出所副所长董晖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温开郞经营的企业专门从事秸秆回收业务,坐落于亭湖区南洋镇方向村境内。去年夏天一天下午3点钟,他正在厂房外围忙碌,突然头顶传来一阵“嗡嗡嗡”的蜂鸣声,只见一架无人机高空喊话:“快救火!”

原来,辖区派出所无人机飞手利用红外热成像镜头进行巡逻扫描时,发现该企业秸秆堆放点不断冒烟,遂对疑似着火点进行现场定位和取证。核实问题后,无人机飞手一面实时捕捉并分析图像,精准识别火情,迅速将火源位置、火势规模等关键信息回传至上级指挥调度中心;另一面使用自身安装的喊话器在上空进行喊话,向火情现场周边人员发出紧急疏散指令,并立即调配距离火情点最近的微型消防站前往处置。

由于处置及时得当,险情很快得到控制。“当时厂房里有6台烘干炉等设备,价值600多万元,如果火势蔓延,影响附近新农村集中居住点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温开郞说。幸运的是,从发现到处置,没等秸秆堆产生明火,即被扑灭,成功杜绝了安全隐患,避免了财产损失。

“我们厂经常有大型卡车进出,偶尔会出现路上碰撞的情况发生。”温开郞补充说,“过去由于没有监控探头,出事后很难说清。现在每个路口都有探头,既能监督司机安全驾驶,也能提醒群众安全出行。同时,还能震慑不法分子,非常实用。”

》》》采访手记

科技赋能,消除“看不见”的隐患

“无人机在实战中的卓越表现,让广大居民深切感受到了科技在消防安全中的强大力量。”在南洋镇方向村党总支书记温永忠看来,这一创新举措,大大缩短了火情发现到响应的时间,实现了对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扑救,显著提升了火灾应急响应的速度和效率,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除了防火,智慧安防建设在当地治安防范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温永忠表示,在农村地区智慧安防村居建设中,警用无人机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相关工作中,逐渐成为推动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现代化的有力抓手,为服务群众、巡逻防控、侦查破案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活用“黑科技”助力找回走失老人

“不见亲人孤无助,唯有危难现公安。”在盐南高新区伍佑街道繁荣社区,当地居民时常赞誉67岁的韦秀珠老人被民警救助的事迹,一度成为群众茶余饭后的美谈。

事情得从2024年10月28日说起。家住该社区的薛桂巧来到伍佑派出所报警称,其丈夫的婶娘韦秀珠老人早上出门后一直未归,家人多方寻找无果,急需警方帮助。

接报后,民警史贺俊和辅警周维国根据家属提供的老人样貌和穿着特征,组织警力对老人可能前往的地方逐一寻找。“通过农村智慧安防系统调阅监控,我们发现老人在构港村斗沙线附近徘徊。”派出所遂指令正在该村上门入户的辅警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得知老人迷路后,立即汇报并核实老人正是韦奶奶。

当薛桂巧看到老人安然无恙时,不仅对民警连连道谢,而且连夜写了封感谢信发上微博。她在信中写道:“三奶奶头部曾经开了两次刀,她的走失让我们担心不已。我们四处寻找,却始终没有任何线索,那种无助感真的难以言表。”

“我想到了向派出所求助。周队长一边详细询问三奶奶的体貌特征和走失情况,一边积极调看监控,终于发现三奶奶在构港五组出现过……”薛桂巧说,“我代表三爹爹再次向警察同志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他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安全。”

》》》采访手记

治安环境提升,群众普遍认可

薛桂巧没想到,派出所通过运用智慧安防系统查找老人,只花了十来分钟。而她和家人骑车找人,却足足花了两个多小时。事后回想,老人走失的地方十分偏僻,万一掉进河里恐怕都没人知道,真有点后怕。所以,她觉得:“智慧安防设施建设确实是为民办实事!”

实际上,之前繁荣社区曾发生过两次类似事情。幸运的是,每次都能依靠科技力量,化险为夷。繁荣社区党总支书记江燕说,该社区有两个特征:一是独居老人多,二是后街巷道死角多。出于各种安全考虑,今年在辖区主干道重点部位安装农村智慧安防设施的基础上,又对后街巷道盲区进行了加装,并建立独居老人信息库,在他们日常活动区域布设人脸识别探头,要是有老人连续三天没有被抓拍到外出活动,平台将发出预警,提示民警或社区工作人员及时上门帮扶。如今,辖区整体治安环境明显提升,群众对此普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