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心聚力、为大局护航,是公安机关使命所系、价值所在。
2024年以来,盐城公安坚持保安全、促发展并重,自觉把公安工作置于盐城经济发展大局,持续擦亮“企有忧警快办”服务品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稳定护发展、以法治利发展、以服务促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强富美高”新盐城现代化建设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保持主动姿态提供精准化服务
“我们贴了很多反诈的海报,去年厂里还是有两个年轻人被诈骗……”2024年11月16日,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盐龙派出所民警在走访时了解到,辖区多个企业对反诈宣防有需求,随即联系“平安联盟”青警宣讲队开展专题宣讲。
“公安服务要时刻对标发展之需、群众之盼。”盐城市公安局政务服务支队副支队长于晋介绍,为切实了解企业所需所盼,盐城公安出台护航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实施意见,创新开展“一警365·亲清在一企”活动,通过“铁脚板”摸清企业需求,针对性提供公安服务。“多服务、少干扰,多帮忙、少添乱,多设‘路标’、少设‘路障’,这样的贴近企业才欢迎。”
如何能让服务更主动?盐城公安将警务站建到园区、厂区门口,以距离换时间,用贴近促服务。
青洋智能装备产业园现有企业37家,员工3万余人。为更快、更好服务辖区企业,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专门成立青洋园区警务站,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解决企业求助,平均缩短出警时间20分钟,有困难找警务站已成为辖区企业的第一选择。
阜宁县公安局优化“重大项目警官制”机制,抓好项目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全力护航重大产业项目引培;大丰区公安局在大丰农商行成立驻金融系统前哨工作站,帮助企业把好金融法治关;响水县公安局积极融入“黄海明珠人才计划”,落实人才落户“零门槛”政策和“跨省通办”事项,助力企业招才引智……盐城公安精准发力,用实实在在的措施最大限度释放惠企利企政策红利。
涉企服务专窗实现一站式服务
2024年4月30日,中材科技(阜宁)风电叶片有限公司接到境外项目电话,施工碰到技术难题需国内工程师支援。阜宁县公安局“涉企服务专窗”收到申请后,立即开辟绿色办证通道,“五一”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便将4本护照送到公司员工手中。公司副总经理王远祥感慨:“得益于公安的优质服务,企业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我们升级‘涉企服务专窗’,形成‘企业即吹哨、民警即响应、部门即报到、事项即办理、中台全掌握’的格局。”盐城市公安局政务服务支队民警陈楠介绍,盐城公安打通警种壁垒,涉企政务服务“一张脸”接待,将群众跑腿过程转变为公安内部流转过程。
简单事项现场办、指导办,跨警种、跨部门事项提交办、推动办,大批量事项上门集中办……据了解,盐城公安高标准建设网办中心和12个“涉企服务专窗”,提供一站式、保姆式全程靠前服务,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
对于简单的政务服务,不出门也能办成。2024年7月29日,家住响水的张师傅通过“苏证通”平台,很快就办好了货车禁区通行证,大大缩减了在路上耽搁的时间。
“对于一些不需要当面确认的事项,最大限度实行网上办理、受理。”盐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陈兆卫介绍,盐城公安扩大“不见面审批(服务)”范围,依托“苏证通”“我的盐城”“交管12123”等平台,实现8类260项公安服务事项24小时网上受理,提高涉企办事效率。
非接触式管理实行少打扰服务
“企业后门附近缺少必要安防设备……”2024年10月19日,盐城市公安局盐南高新区分局科城派出所向辖区某企业发去“风险防范提示书”,对发现的企业安防漏洞进行提醒。
“因为行业特殊性,以前经常迎接各种检查,自从实行非接触管理,检查次数少了,不要组织迎接了,同样能发现问题,整改隐患。”企业负责人对盐城公安的非接触式监管连连夸赞。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据了解,盐城公安依托物联网、智能监管等技术,推广无感管理模式,在线帮助企业排查风险隐患,向企业精准发放“风险防范提示书”“风险防范建议书”“风险预警报备单”,打造事前提醒指导、事中依法监管、事后动态跟踪的全链条执法服务模式,帮助企业构建和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全力消除各类风险隐患。
“‘非接触’并不代表不管。相反,这样的监管模式更要求民警熟悉企业,能在少接触的情况下发现问题。我们做得多一点,员工多一分防范,企业的损失就可能少一些。”于晋介绍,盐城公安对服务企业建立“一企一档”,尤其以驰名商标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3500余家企业为重点,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名册,针对性加强服务保障。
根据部分企业员工班次不同,盐城公安还推出“非接触式”政务服务。依托24小时不打烊“盐之e警”服务区,员工既可以通过自助设备自行办理服务,也可以将材料寄放服务柜,待公安机关办理完成后再通过服务柜取回,不见面即办成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