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纵湖不仅以“膏肥黄满”的大闸蟹享誉全国,更是一方碧水养育着一方人。今天,我前往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大纵湖派出所采访,听说他们有一本厚厚的“护蟹手账”。窗外水网交织,成片的蟹塘泛着粼粼波光,正酝酿着秋日的丰腴。
“我们辖区有近六万亩蟹塘,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生计。”大纵湖派出所所长樊淳边说边翻开一本“护蟹手账”,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所里“护蟹”工作点滴。“涉蟹纠纷我们有专人调解,调解员老朱是本地人,在这里工作快十年了,人情熟、地头熟,说话大家都信服。”他接着说,“遇到涉蟹警情,我们不先想着罚款拘留。邻里街坊的,结下矛盾以后日子怎么过?关键是化解纠纷,让大纵湖的螃蟹真正成为百姓的‘致富蟹’。当然,对涉蟹案件我们也坚持快侦快查快处,绝不姑息。”
“有没有印象比较深,处理起来比较棘手的求助?”我问。“上个月有一起报警,一家养殖新手说蟹的成活率低,怀疑水质有问题。”樊淳回忆道,“我们民警第一时间取水样送检,加急做菊酯类农药化验,结果水质没问题。那位养殖户整个人都慌了,投入大、压力更大。我们建议他赶紧请专业人员,从塘里伊乐藻的长势,到蟹料配比、投喂时间,一步步排查,及时找出原因,降低损失。”
在这里,派出所的警情总与“蟹”紧紧相连,少有剑拔弩张的冲突,更多是需要耐心与智慧去化解的民生小事。它们虽琐碎,却沉甸甸。
中午,派出所食堂里热气腾腾,民辅警们围坐一桌,边吃边讨论各类警情。饭后,教导员杨殿玉便带队前往大闸蟹养殖基地巡查。
田埂上芦苇轻摇,杨殿玉熟门熟路地走进一养殖户家,询问蟹的长势和近期困难。“跟蟹农打交道久了,就知道不同时节得操不同的心。”他边走边说,蟹苗下塘时提醒“买饲料得走正规渠道,差饲料喂不出好蟹”;养殖旺季,看到塘边活动板房就叮嘱“用电要小心,别私拉电线”;等到螃蟹上市,最常说的则是“钱到手再发货,哪怕老主顾,字据也得留好”。
我默默感叹,这些朴实无华的叮嘱,分明是日积月累的印记。
“去年就有好几户吃了亏。”杨殿玉停下脚步,向我解释,“外地收购商拉走了几车蟹,说好的货款拖了俩月没给。我们社区民警连着两周给收购商打电话,从法理讲到人情,最终追回十几万元。那可都是村民一滴汗摔八瓣挣来的辛苦钱啊。”
夕阳西下,我随警车返回派出所。窗外的蟹塘渐渐沉入暮色,水波不兴,却映照着无数平凡的坚守。在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案,只有一件件与“蟹”相关的小事,它们琐碎、具体,却蕴藏着最真实的民生温度。
大纵湖的螃蟹要养好,水乡的日子要过好——这便是大纵湖派出所民辅警最朴素的心愿。
最后,我在笔记本上记下:今天的大纵湖,蟹肥,人安,心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