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1日起,盐城公安聚焦电动自行车闯红灯、机动车超载超员等突出交通安全隐患,锚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总体目标,开展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畅安Ⅱ号”百日攻坚行动,靶向施策、全链治理,切实筑牢全市市民平安出行防线。
“指挥劝导+查处整治” 交通秩序治理全面发力
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围绕以往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特点,盐城公安全面汇总整理、研判、评估近三年各项事故数据,梳理出全市重点路口点位和突出时间段,按照统筹布局、责任挂钩原则,精准制定“一点一策”,为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整治找准方向、明确目标。警力置于前,防范位于先,是压降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为深入推进“畅安Ⅱ号”百日攻坚行动,民警驻守重点路口,现场开展电动自行车劝导纠违工作,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激发全警“参与交通安全集中整治”的履职动能。行动期间,始终秉持“严管就是最好的防范”理念,充分发挥执法职能,对电动车逆向行驶、在机动车道内行驶、违法载人等重点违法行为严惩不贷,坚决杜绝因“小违法”酿成“大事故”。
“线上引导+线下宣传” 安全出行意识深入人心
交通安全意识养成,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盐城公安在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中把宣传教育工作作为重要环节,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最大范围、最高限度提升市民交通安全意识。通过一线纪实、案例警示、普法教育等多种形式,创作优秀宣传作品,形成强大宣传合力,全面推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广度和深度。还发动社区民警和交警进校园、进村居、进企事业单位,通过集中宣讲、走访入户、游戏互动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学生、村民、职工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向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发放《模范遵守交通法规倡议书》,普及电动自行车安全出行知识,引导大家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部门协同+全民参与” 多元共治开拓平安新局
作为长效化的惠民工程,盐城公安坚持系统治理,充分发挥主责职能,发动巡特警、派出所等非专业警力,积极联动教育局、文明办、政法综治中心及街道社区等社会力量资源,形成最强合力,协同共治,实现治理效能最大化。行动期间,在重点路口分别部署交警、巡特警、城管和志愿者,确保每个路口的勤务力量都不缺位,全方位守护市民骑行安全。学生是重要交通参与者,也是实施源头治理的切入口。为此,民警精心制作《给家长朋友的一封信》,以“小手拉大手”形式,推动电动自行车安全文明出行规范从校园向家庭、社区延伸,最终构建起“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文明交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