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警方资讯>图片资讯

大丰公安举行打击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

来源: 市公安局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5-21 16:14

5月15日上午,大丰区吾悦广场中庭人头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与民同心为您守护”主题宣传活动在此举行。大丰区公安局经侦大队联合金融监管、市场监管等部门,通过情景剧表演、AI反诈对话、VR沉浸体验等创新形式,向市民揭秘经济犯罪新套路,现场教授防骗“真功夫”。

沉浸式反诈:大爷戴VR眼镜“亲历”诈骗陷阱

“这是高回报养老投资项目,只要签合同,每月返利10%!”上午9时,市民张大爷戴上VR眼镜后,眼前的“理财经理”正热情推荐产品。随着画面切换,他目睹“养老院项目工地”突然变成烂尾楼,账户资金被瞬间转走,惊得一把摘下设备:“这骗子装得太像了!要不是体验这个,我说不定真会上当!”

经侦大队民警杨建波立即上前讲解:“现在养老诈骗常伪装成‘养老服务’‘投资墓地’等项目,VR场景里的合同陷阱、资金转移手法都是真实案例改编。”他指着展板上的《涉老经济犯罪识别指南》,带着十余名老人逐条分析“承诺保本高息”“亲情关怀套路”等特征,62岁的王阿姨掏出手机拍照:“得发到舞蹈队群里,让老姐妹们都看看!”

AI主播现场拆招:直播带货背后的“数据迷局”

“家人们,这款化妆品销量突破10万单,现在下单再送豪礼!”商场电子屏上,一场“AI主播”与民警的攻防战引发年轻人围观。当虚拟主播用“刷单话术”诱导观众点击链接时,经侦大队大队长陈锋立即按下暂停键:“大家注意,犯罪团伙常利用虚假流量制造热销假象,诱导消费者支付‘定金’后卷款跑路。”

现场随即展开“找漏洞”互动。24岁的电商从业者小林指出直播界面异常:“右上角销量数字闪烁不正常,可能是PS的。”陈锋点赞后补充关键点:“真正爆款商品评论区应有不同时间段的真实评价,而这种诈骗链接的‘已购网友’发言时间高度集中。”他的话引发共鸣。

情景剧还原“围猎”现场:企业会计亲述惊险36小时

“刘会计,我是王总,立刻转账98万元到这个账户!”演员逼真演绎冒充老板诈骗场景。当“会计”即将汇款时,民警突然现身阻止,并邀请真实经历过电信诈骗的某企业财务主管赵女士上台分享。“去年我差点就被同样的套路骗走200万元!”赵女士声音微颤:“当时对方能准确说出领导行程,连转账备注要求都和真实业务一模一样,幸亏经侦民警通过资金预警系统及时冻结账户。”

陈锋接过话筒,揭秘犯罪链条:“骗子通过木马程序窃取企业内部通讯录,再雇佣‘角色扮演团队’模仿领导说话习惯。”他现场演示如何通过“三查三问”识破骗局——查原始记录、查真人验证、查公共信息;问财务流程细节、问交易背景、问紧急事由依据。某公司出纳小李边记边感叹:“这套方法简直就是‘防诈盾牌’!”

“解谜式”宣传摊:“00后”组团破解“兼职跑分”谜题

在“经济犯罪解谜挑战区”,一群中学生正围着“兼职广告”展板激烈讨论。“只要提供银行卡转账,每天轻松赚500元?”16岁的小陈读出谜面后,经侦民警张薇引导思考:“高额回报往往对应高风险,大家想想这些钱可能从哪里来?”

“是不是洗钱?”一名男生脱口而出。张薇竖起大拇指:“没错!这就是‘跑分’洗钱陷阱。”她展示真实案例中青少年因出售银行卡被追究刑责的判决书,学生们倒吸了一口凉气:“原来帮忙转个账也算犯罪!”

反诈咖啡车旁,民警将防骗口诀印在杯套上:“陌生来电不轻信,转账汇款需确认;暴利理财要警惕,守住钱袋最安心。”带着孩子参加活动的刘先生特意多领几杯:“这咖啡提神醒脑,防诈标语更‘醒心’!”

从白发老者到青春少年,从企业白领到个体工商户,这场宣传日活动的火爆折射出全社会对经济犯罪防范的迫切需求。当AI换脸诈骗、元宇宙投资骗局等新威胁不断涌现,公安机关正以更智慧的科技手段、更接地气的宣传方式,为辖区居民构筑起识诈防诈的“心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