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黄澄澄的枇杷挂满枝头,绿油油的西瓜躺满田垄……盐阜大地上,采摘、装箱、运输,田间地头一片丰收的忙碌景象。在瓜果收获关键期,盐城公安将警务工作延伸至田间地头,提前介入、及时处置,深入摸排各类风险隐患,充分发挥基层治理效能,全力守护“瓜果经济”。
空中巡逻,“飞”出守护新高度
东台市是全国著名的西瓜产区,种植面积超30万亩。占地面积广,传统的巡逻守护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东台市公安局民警充分发挥警用无人机巡逻空中视角广、速度快、角度灵活等优势,强化对瓜田周边治安和交通情况掌控力,为西瓜丰收保驾护航。
5月10日,在扎垛村二组的乡间小路上,一辆收购西瓜的大货车突然熄火无法启动,一时间造成交通堵塞,过往的货车着急地按起了喇叭。正在进行无人机巡逻的五烈派出所民警仲继春闻讯,立即操作无人机飞往指定地点,通过无人机传输的画面,民警发现在堵塞点右后方200米处有一条小路可以绕行通过,于是使用无人机的喊话器引导车辆绕行通过,保证了收购西瓜运输畅通。
无人机巡逻只是智慧警务赋能平安建设实践的一个缩影,盐城市公安局针对农资仓库、水果大棚等农村重点区域,充分引入智能安防设备,让曾经的监控盲区清晰地显示在综合指挥室大屏上,让“智慧警务”扎根田间地头,全力守牢村民的财产安全。
多元反诈,“宣”出普法新角度
在盐都区台创园“莓好生活村”,温暖的大棚里,紫蓝色宝石般的蓝莓果粒饱满。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投身农村,规模化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蓝莓,“观光采摘、线下收购、线上售卖”的多渠道发展格局已成为农产品销售新常态。面对新形势,盐都分局创业园派出所民警郑朝成深入蓝莓园,积极开展反诈宣传。
“种蓝莓要防虫,卖蓝莓要防诈。遇到陌生订单,拿不准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向我们咨询。”一大早,民警就来到蓝莓园里,向果农详细讲解针对电商的诈骗套路,普及涉农安全生产的法律常识。不仅要防止自身被骗,民警还邀请果农们加入“反诈阵营”,拿出印有“甜不过蓝莓,苦不过诈骗”反诈宣传标语的标签,和果农一起贴在蓝莓盒上,让蓝莓成为反诈宣传的“形象代言人”。前来采摘的市民不由驻足观看,纷纷点赞。
盐城市公安局因“人”制宜地讲解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知识、方法和技巧,帮助群众练就识破诈骗套路的“火眼金睛”,护航群众“莓”好生活。
化解矛盾,“调”出和谐新农村
五月枇杷黄似橘,正是采摘好时节,在大丰大桥镇枇杷园里,此时正是满眼金黄。然而在农忙时节,收购价格、土地界址等问题却成了矛盾导火索,容易引发涉农纠纷。
5月4日中午,在大丰区大桥镇中港村,贩卖枇杷的老李与果农老王因枇杷的质量以及价格问题发生纠纷。老李联系时说好的12元一斤,共计100斤,但是到了现场后,发现枇杷个头大小不一,于是想自己挑选一些好的枇杷,不要那些个头小的。老王表示枇杷就是这样的,不可能让他随便挑选,否则后续的就不好卖了。大丰区公安局大桥派出所民警孙绍丰、于益民和村治保主任赶到现场后,倾听双方的诉求,然后一个一个地做工作,最后老李同意不挑枇杷,老王也愿意每斤便宜五毛的价格卖给他,矛盾得以圆满解决。
盐城市公安局将“多元共治”作为治理关键,建立“1+N”调解体系,即派出所联动司法所、村委会、乡贤等多方力量,通过“田间调解”“院落恳谈”等接地气的调解方式,对土地流转、买卖矛盾等纠纷“早排查、早介入、早化解”,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从小巧玲珑的蓝莓到圆润饱满的西瓜,从芳香四溢的香瓜到酸甜可口的桑葚……盐城公安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这片土地上每一颗果实的成长和收获,为瓜果经济注入平安动能,助力乡村振兴。